小蘇打與堿面有啥不同?過去常混用,原來差別這么大,可不亂用了
對于喜歡在家做烹飪、玩烘焙的人們來說,經(jīng)常接觸到2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,那便是食用堿面與小蘇打。因為2種食品添加劑本身都是白色粉末,又加上化學名字差不多,很多人就誤認為堿面與小蘇打是一回事,堿面只是普通的通俗叫法,小蘇打剛是比較正規(guī)的名字。平時在家做菜做飯,只要有用到食用堿的情況,也是經(jīng)常把兩種添加劑混合著用。這樣其實是大錯特錯的用法,堿面與小蘇打有啥區(qū)別?以前常混用,原來差別這么大,可別亂用了:
要想?yún)^(qū)別兩種事物的不同,首先就要抓住事物的根本,食用堿面與小蘇打首先在化學成分上是根本不同的兩種化學物質。食用堿面,又稱為面堿、食用堿,為顏色潔白的白色粉末,主要成分為碳酸鈉,化學分子式為Na2CO3。小蘇打雖然與食用堿面顏色一樣,也是白色粉末,但主要成分為碳酸氫鈉,化學分子式為NaHCO3。
對于肉類食材而言,特別是質地較韌的牛羊肉等,不管是食用堿面,還是小蘇打,都有使肉類食材變嫩的作用,但是方向與側重點不同。食用堿面主要使肉類食材變得軟嫩,吃起來容易嚼爛,不塞牙;而小蘇打則主要使肉類食材變得脆嫩,吃起來肉質清脆,口感嫩爽。
食用堿面與小蘇打在面食中的應用差別較大,可謂是大相徑庭:食用堿面主要用作中和劑,而小蘇打則主要用作膨松劑。食用堿面受熱后不會分解成二氧化碳,主要借助于其堿性,來中和面食的酸味。在北方地區(qū),蒸饅頭、蒸包子時,如果發(fā)酵過了頭,酵母發(fā)酵會產生出大量的乳酸等酸性成分,使饅頭吃起來特別酸,這時就需要加入食用堿面進行中和。
而小蘇打受熱后會產生出較多量的二氧化碳,則主要用作膨松劑,加入饅頭、包子等面食之中,使蒸出來的面食質地特別暄軟膨松。此外,還常用于炸油條時的膨松劑,使炸出來的油條個個中空膨松,吃起來口感更佳。小蘇打還經(jīng)常用于傳統(tǒng)點心、西式烘焙中,主要作用也是起到膨松暄軟的作用,兼有起酥的效果。
此外,在傳統(tǒng)的中式點心制作過程中,食用堿面、小蘇打還有各自特殊的用途:在過去制作中秋節(jié)傳統(tǒng)點心月餅時,要在月餅皮中加入“枧水”,傳統(tǒng)的方法是通過焚燒稻草,然后沉淀草木灰的方式獲得。因為制備枧水比較麻煩,現(xiàn)在大多用食用堿面與清水按一定比例調配成“堿水”代替。食用堿面有時候還可以用于泡發(fā)干貨,可以使泡發(fā)出來的干貨質地松軟,泡發(fā)速度也相應加快,可縮短泡發(fā)時間。
我國著名的傳統(tǒng)點心桃酥,給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吃起來特別酥脆,看上去表面也布滿裂開的紋路,一條條縱橫交錯,這都是小蘇打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原理就是利用小蘇打受熱后會溢出大量二氧化碳,使烤出來的桃酥口感酥脆、表面皸裂?,F(xiàn)在,也可以利用小蘇打在家制備蘇打水。
上面講的全是食用堿面與小蘇打的不同之處,難道兩者就沒有相同之處嗎?當然有,那就是兩者都可以用作清潔劑。像一些比較難清洗干凈的蔬菜、水果,油污比較重的餐具,還有廚房、衛(wèi)生間比較骯臟油膩的地方,想輕輕松松清除干凈,可以選用適量食用堿面或小蘇打,都可以比較容易清除干凈。
400-808-7836 / 133 3115 8709
beijingcleanlsa@163.com
北京市朝陽區(qū)安定路5號城奧大廈
掃二維碼在線咨詢